寒露:节气养生指南
万物随寒气增长,逐渐萧落,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。在自然界中,阴阳之气开始转变,阳气渐退,阴气渐生,我们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,以确保体内的阴阳平衡。所以,要因时制宜,安排好日常的饮食起居,增强机体免疫力。
第一,多食滋阴润肺的食物。寒露时节起,雨水渐少,天气干燥,昼热夜凉。如果调养不当,极易出现咽干、鼻燥、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。所以,寒露时节的饮食调养应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,多食滋阴润肺的食物,如梨、柿、萝卜、冬瓜、百合、藕、银耳及豆类、菌类、海带、紫菜等,既可补脾胃,又能养肺润肠,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。同时,还应少吃辛辣刺激、香燥、熏烤等类食品。平时室内也要保持一定的湿度。
第二,精神调养不容忽视。寒露以后,由于气候渐冷,日照减少,风起叶落,在一些人心中时常会引起凄凉之感,出现情绪不稳,易伤感的忧郁心情。因此,培养乐观豁达的宣泄积郁之情,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。不妨到公园湖滨,荒郊野外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,既能增强体质又可以调节精神。寒露时节,菊花傲然怒放,此时出游赏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第三,做好预防感冒。由于气温不断下降,寒露后是感冒最流行的疾病。研究认为,感冒病毒因为气温的下降和空气的干燥而增加致病力。上呼吸道在环境温度低于15℃时,人们的抗病力就会下降,所以伤风感冒的重要诱因是受凉。为预防感冒应该首先要适时更衣,通过加强锻炼来增强体质。此外,在此季节老年人的生命安全被老年慢性支气管炎、哮喘病复发严重威胁着,据统计,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病人,感冒后90%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,而老年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此节气会骤然升高。所以在这个节气中,不能掉以轻心。
第四,调整起居时间。适逢秋季凉爽之时,人们的起居时间也应作相应的调整。每到寒露时节,由于环境气候变冷,患脑血栓的病人就会增加,其中原因又和天气变冷、人们的睡眠时间增多有关。因为人在睡眠时,血流速度减慢易形成血栓。古本典籍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中明确指出:“秋三月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”。早卧早起以顺应节气变化,分时调养,更能确保身体健康。
第五,预防秋雾。每年深秋时节,大雾天气是在所难免的。这种阴霾天气可能会对心脏、呼吸道有影响,还可能会伤肺。为此,平时习惯晨练的人,在有雾的早晨最好在室内进行锻炼。外出时,遇到秋雾天也要做好防护准备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