熬夜、压力与肥胖的关系
很多人会问,减肥的时候应该如何安排睡眠时间?熬夜会不会导致发胖呢?还有人关注所谓“压力肥”这件事首先,熬夜、压力本身不会让人发胖。比如熬夜,它不是让人发胖的直接因素。能直接让人发胖的因素就是多余的热量。就算是我们都知道的激素胖,激素致胖的作用其实也是间接的,而直接的原因还是热量盈余。
我们都知道,糖皮质激素“会”让人发胖(注意这个“会”,其实是“容易”,容易让人发胖,但不是一定让人发胖),但为什么会让人发胖,很多人不知道。我们简单地认为,糖皮质激素就是让人发胖的直接原因。
其实,糖皮质激素本身不会让人发胖,如果没有多余的热量,无论用多少糖皮质激素,人也不会胖。糖皮质激素让人发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,一个是糖皮质激素引起食欲增加,这可能是因为糖皮质激素抑制了下丘脑降低食欲的CRF神经元,同时激发了促进食欲的NPY神经元;另一个是,糖皮质激素可以让很多组织中的解偶联蛋白减少,这样可能会减少身体的热量消耗(我们之前讲过,人还有一种消耗热量的方式,就是把吃进去的食物热量变成热能散失掉,通俗地说,这个过程就需要解偶联蛋白);最后一个原因是,糖皮质激素会使部分身体前脂肪细胞发育成成熟的脂肪细胞(简单地理解,就是会让身体一些部位的脂肪细胞数量增多)。
我们发现,这三个原因,要么是让人增加食欲,要么是让人减少热量消耗,再或者是增加人的脂肪细胞(也就是让身体能容纳更多的脂肪)。不管是三个原因中的哪一个,糖皮质激素让人发胖都是间接作用。如果没有多余的热量,人还是不会胖。
再看看下面的表,这是导致肥胖症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。我们能发现,药物致胖最主要的机制始终是围绕热量做文章的:要么增加食欲,提高热量摄入,要么减少热量消耗。
导致肥胖症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
可见,即便是药物,也都不能直接导致肥胖。我们进一步说说什么是糖皮质激素,它跟减肥具体的关系如何。
糖皮质激素是一类激素,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激素叫皮质醇。所以基本上可以说糖皮质激素就是皮质醇,两者可以粗略地画等号。皮质醇是一种应激激素。什么叫“应激”?就是身体受到了刺激,感受到了压力。比如强度很大或时间很长的运动,就是一种刺激,一种应激源;情绪紧张,也是一种刺激,一种应激源。
应激激素,就是应对刺激的激素。身体一受到压力,就会分泌应激激素来应对压力。比如人一紧张,就会分泌肾上腺素,肾上腺素也属于应激激素。
而皮质醇这种应激激素应对压力最主要的方法,就是提高血糖和血压。皮质醇怎么让血糖提高呢?一个相对主要的方式就是分解身体蛋白质,把身体蛋白质变成葡萄糖,这叫糖异生。
所以,粗略地讲,高皮质醇基本上可以跟丢肌肉画等号,它促进蛋白质分解,抑制蛋白质合成。而且,皮质醇导致的肌肉丢失,丢失的还主要是Ⅱ型肌纤维,这类肌纤维的损失会让肌肉的最大力量明显降低。
当然,这是说高皮质醇,正常水平的皮质醇就没事了。所以大家千万不要一听皮质醇丢肌肉,就把它妖魔化。皮质醇是一种我们必需的激素,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不让皮质醇长期过度升高。
皮质醇抑制蛋白质合成,不仅仅对肌肉起作用,对胶原蛋白的合成也有抑制作用。所以,皮质醇长期很高,比如库欣综合征患者,因为胶原蛋白合成受到抑制,皮肤就会变得很薄。当然,库欣综合征患者肌肉量也会明显减少,身体虚弱。
胶原蛋白合成受到抑制,毛细血管壁也会变薄,所以非常容易出现淤血。
另外,皮质醇过高,还会促进骨量丢失,造成骨质疏松。皮质醇与胖瘦又有什么关系呢?
首先,皮质醇不是让人变胖的直接原因,这一点刚才已经讲过了。但是,皮质醇可能间接地让人发胖。而且,高皮质醇还容易让人丢肌肉,肌肉少了,基础代谢率降低,就更不利于控制体重了。所以,皮质醇水平长期较高,不利于减肥。
如何不让皮质醇水平长期过度升高呢?对健康人来讲,一个就是注意保持血糖,不要让身体长期处于低血糖状态。血糖一低,对人体来说就是一个应激压力。另外,不要过量运动。适量运动有益健康,但过量则有害。最后,保持心理健康,避免长期处于情绪压力状态下,这也是稳定皮质醇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。
说回熬夜和压力。现在我们知道了,这两件事都不会直接让人变胖。但是,熬夜和压力确实不利于减肥,原因还是跟皮质醇有关系。
熬夜的时候,一方面,人体对糖类物质的消耗可能会增多,导致血糖跟不上;另一方面,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觉,也会对身体产生应激压力。血糖低、有压力,都是皮质醇升高的原因。所以,理论上讲,熬夜确实不利于皮质醇保持一个相对低的水平。
高皮质醇会导致身体特殊位置肥胖,比如脸部、内脏部位等,而且很可能是不可逆的。再从行为变化上来说,熬夜,人容易饿,就会去吃夜宵;压力大的时候,人也很容易用吃东西的方式来缓解压力。
总结一下,熬夜、压力,这些事本身不会直接让人变胖,但是它们很可能间接地使人容易变胖。所以还是那个观点,想要减肥,良好的心态、健康的心理是很重要的。
推荐
-
-
QQ空间
-
新浪微博
-
人人网
-
豆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