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抗饥饿感的“终极方法”

来源: 互联网 2020-10-08

       这一节讲如何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对抗饥饿感。

这些方法属于减肥的行为干预方法,是心理学的范畴。什么叫行为干预方法呢?简单说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行为,让你达到对抗饥饿的目的。


对抗饥饿感的“终极方法”


我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条:

●使用小盘子、小碗、小饭盒这些小餐具来盛食物。

●小口吃饭。原来的一口,现在分成2~3口来吃。

●每口食物咀嚼35~39次再咽下。当然,遇到流食或者实在嚼不了那么多次,也不用教条,但要尽量多咀嚼。

●只要嘴里有食物,就放下餐具,清空两只手。完全咽下上一口食物以后,再吃下一口。

●吃饭的时候,注意力专注在咀嚼和食物味道上,并且不能同时看书、看电视或者听音频内容。

这几条对抗饥饿感的行为原则,我以前讲“云氏戒律”的时候讲过,这里我再详细地讲一下其中的原理。

先问你一个问题。你觉得,用小碗吃饭吃得多还是用大碗吃饭吃得多?

答案是大碗。同样都是吃饱了算,小碗吃饭会比大碗吃饭少吃不少东西。

换小盘子、小碗吃饭,就是一个减肥的行为干预。这种方法有明确的、成熟的研究作为支撑,其中最经典的实验就是无底汤碗实验。

这个实验是这样的:研究人员给受试者喝汤,但是摆在桌子上的碗是被做了手脚的,这只碗下面有根管子,受试者喝掉一部分汤之后,通过这根管子会偷偷往碗里续汤。也就是说,这碗汤其实永远也喝不完,但喝汤的人不知道。

实验结果发现,都是喝饱了就停下,用“正常”碗喝汤一碗就饱,用这只特殊的碗喝汤的人要比平时多喝很多,才会觉得饱。

所以,我们吃饭的时候,是不是饱了跟视觉信号有关。大脑会自然地关注碗里还剩多少,决定我们要不要停止进食。用小碗吃饭,大脑会觉得我们吃得很多,从而更快产生饱腹感。而用大碗吃饭则相反,我们容易吃得多还不觉得饱。

大家平时吃饭的时候,完全可以用小餐具,这样非常有利于控制进食量,帮助减肥。

再讲讲小口吃饭和增加咀嚼次数为什么能帮助我们对抗饥饿感。

每一口食物都要咀嚼35~39次才能咽下,这种方法最早是一位日本学者提出的。增加咀嚼次数会产生明显的减肥效果,这后来也被很多学者验证过,目前已经是一种成熟的减肥行为疗法了。

咀嚼行为本身会给大脑一个饱腹感信号,咀嚼次数增加,有助于传递更多的饱腹感信号,让我们少吃。

另外,增加咀嚼次数可以放慢进食速度,而放慢进食速度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让人自然少吃的方法。

因为我们从开始吃东西,到大脑产生足够的饱腹感信号停止进食,需要一段时间。在这段时间里,吃得慢,可以少吃一些东西,如果狼吞虎咽,就会多吃很多东西。这是其一。其二,快速进食,一口接一口地吃,刺激大脑产生的愉悦感会叠加和放大,让你吃得更快、更多,甚至停不下来。

很多人会发现,狼吞虎咽吃东西很过瘾、很爽,就是这个原因。

心理学中有一个比较经典的实验。给一只老鼠的大脑某区域接一个电极,老鼠自己可以控制开关,它一触动开关,电流就刺激它的大脑,让它产生强烈的欣快感。于是,这只老鼠不停地触动开关,一次又一次,不停歇地享受能轻松获得的欣快感,很快这只老鼠死掉了。

老鼠为什么死了?关键是“停不下来”。这不是老鼠的错,如果欣快感能够很简单而快速地获得,那谁都停不下来。

我们都熟悉的各种小视频App,之所以能让我们上瘾,原理也类似。每一条短视频都能让你快速地几乎零成本地获得一次愉悦体验,下一条视频永远是唾手可得,你很难停下来,时间就这么过去了。

食物也会给我们提供欣快感,每吃一口,都是一次愉悦的体验。所以很多人吃饭狼吞虎咽,吃得很爽,根本停不下来,结果就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吃掉很多东西。另外,通过吃获得的欣快感太强烈,对于有些人来说,甚至会对这种欣快感产生依赖,进而就可能导致食物成瘾问题。

如果你平时压力大,又没有缓解压力的其他方法,就很容易用进食快感来缓解压力,可能进一步引起暴食行为,甚至引发暴食症(当然,上面说的都是一种可能,不代表有因果关系,暴食症的成因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结论)。

 所以,如果说小视频“偷走”了我们的时间,那么我们怎么避免让饮食“偷走”我们的好身材,甚至健康呢?那就是:放慢进食速度。

我们吃东西追求健康、美味,但是千万不要追求吃得爽,吃得过瘾。品尝食物美味是一种优雅和幸福的体验。狼吞虎咽固然舒服,但是毕竟会带来很多坏处。所以我们要培养放慢进食速度的习惯,专注品尝食物,而不是填塞食物关于放慢进食速度,我最后再给大家介绍一个有趣的可以自己在家做的小实验。

大家平时嗑瓜子都怎么嗑?一颗瓜子吃进嘴里,还在咀嚼,就伸手去抓另一颗做准备了。是这样吧?于是很多人发现,嗑瓜子真的是停不下来。如果换另一种方法:一颗瓜子吃进嘴里,咀嚼20次左右再咽下;同时,只要嘴里有瓜子,就不去抓新的瓜子,清空你的双手。用这种方法嗑瓜子,你可以试试,看跟用日常方式嗑瓜子有什么差别。

最后,专注吃饭也很重要。有明确的研究发现,吃饭的时候看电视,饱腹感信号会被干扰,人很难正常产生饱腹感。反过来说,吃饭时把注意力集中在咀嚼和食物上面,人会更快产生饱腹感,早点吃饱,早点停下来。

上面提供的几条饮食行为建议,希望大家给予重视。这些方法看似简单,但若用得好,真的可以变成减肥的“倍增器”。我有不少学员仅仅做到了其中的两三条,人就轻松地瘦下来了。

减肥是个系统工程,以前人们很少关注到心理这个层面。从现在开始,你要懂得,肥胖很多时候是个“心病”,调整心态,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行为,才是减肥的正确开启模式。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