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认识老化现象

早在两千多年前,祖国医学的书籍中就非常详细地记述了人的衰老,有形有色,生动形象,放在当代的医学文献资料中,仍然闪闪发光。如《呐经》中记有女子……五七阳明脉衰,面始焦,发始堕;六七三阳脉衰于上,面皆焦,发始白;七七任脉虚,太冲脉衰少,天癸竭,地道不通,故形坏而无子也。”“丈夫……五八肾气衰,发堕齿槁;六八阳气衰竭于上,面焦蹈斑白;七八肝气衰,筋不能动;八八天癸竭,精少,肾脏衰,形体皆极,则齿发去。”但是,由于时代的局限性,那时只能从人体的牙齿、头发,面容、妇女月经、男子生殖、人体活动等外表特点来推测人的衰老,还不能真正认识衰老的机理。


认识衰老


因此,我们现在不能凭据“头发白了、牙齿掉了、面容憔悴了、月经停止了……”轻易地断定人的衰老。我们也见过20岁的青年小伙子白发苍苍,但身体十分健壮;患有牙病的人可能较早地脱齿;面容的改变,月经的变更,只是人体的个别组织器官的改变,均不足以表明整个人体的衰老,人的衰老是全身的综合性衰退、老化,不理解这点,会给一些患有“恐老症”的人带来痛苦。

机体的老化象一个无形的蛀虫,它不断地耗蚀着生命的宫殿。这个可怕的老化是怎么回事呢?其实,生命的存在就包含着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,而老化就是从生命的开始到终结的动态过程,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。老化是一种生物体细胞、组织在形态、构造与机能上的衰退,随着时间的推移,出现各种相对应的衰退现象。结构逐步变化,机能逐步减退,直至生命停止。

据现代科学研究,人类出现明显老化现象,一般要到成年以后,大多数在30岁左右。人体中肺脏的老化多在35岁上下,心脏的老化多在45岁前后。

推荐

  • QQ空间

  • 新浪微博

  • 人人网

  • 豆瓣

取消
  • 首页
  • 留言